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关爱基地 > 基地动态

重庆万州区创建“家校社共育实践基地”

2022-06-24 来源:  作者:
摘要:6月16日上午,万州区关工委会同万州区教委在福建小学共同举行万州区“家校社共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此次授牌,旨在进一步切实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贯彻落

1.jpg

6月16日上午,万州区关工委会同万州区教委在福建小学共同举行万州区“家校社共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此次授牌,旨在进一步切实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贯彻落实,集合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综合教育力量,为未成年人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2.jpg

区关工委主任梁先玉在授牌仪式的讲话中,充分肯定实践基地各单位在探索家校社共育中取得的成绩,希望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家校社共育机制,在进一步增强家长的学习力、学校的教育力、社区的协同力上下功夫,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区教委负责人、周家坝街道负责人、实践基地负责人及家长代表到会。会议之前,与会人员考察参观了福建小学家校社共育的实践成果展示。

3.jpg

获得此次授牌的实践基地的学校和社区是周家坝街道辖区的万州沙河中学、万州区沙河小学、万州区福建小学、万州区南京幼儿园和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等5所学校(幼儿园)以及上述学校所在的天生城、流水、双堰塘、救兵城等4个社区。这9个单位家校社共育形成合力,学校和家庭共育体系完善,社区和学校协同配合良好,家校社共育已经形成各自特色。

4.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万州区关工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基础条件好、家校社共育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周家坝街道建立家教社共育实践基地。5月26日,区关工委和区教委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家校社共育实践基地的通知》,明确周家坝街道辖区这9个单位作为示范点,开展家校社共育实践基地的创建工作。通过努力,把所在辖区建设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乐园。形成经验后,在面上逐步向全区推广。

5.jpg

《通知》明确了学校、社区、家庭在家校社共育中各自的工作要求。工作要求以法律为依据,对接党和国家的相关要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学校的工作要求主要包括:建设完善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建设好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保持学校和学生家长的良好联系,评选好家长,设立家长开放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向学生和家长开放学校教育空间,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内容,加强与学校所在社区的联系,保持良好工作沟通,协助社区开展辖区学生家庭教育工作。

6.jpg

家庭的工作要求主要包括: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7.jpg

社区的工作要求主要包括:建设完善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依托社区党日主题活动、居民活动日、专题讲座,广泛宣传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社区“五老”队伍,加强阵地育人、协同育人、环境育人、“五老”育人,配置适合未成年人成长需要的体育、娱乐设施,加强与辖区学校的工作联系,搭建互交互融的工作平台,整合社区资源,为辖区学校及中小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社会劳动和公益活动的便利条件。

8.jpg

据了解,万州区关工委多年以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网络。2017年开始,精心打造“家校共育圆梦行动”品牌,注重发挥国家级专家队伍、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家长学校“五老”队伍、18个家庭教育指导站等4支“五老”队伍的作用,深入中小学、幼儿园、社区举办线上家庭教育讲座265场次,线下家庭教育讲座435场次,惠及学生家长26万人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156场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347人次;走进94个社区村居的236个家庭,对180个家庭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21名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

9.jpg

频道首页

频道导航



走进关工委  视频中心   公益    专题  全国关爱工作报刊纵览
资讯     热点短视频  爱心人物  图说  公益爱心组织
二维码
[中央新闻网站稿源单位]  Copyright 1995 - 2021 关爱下一代新闻网. 关于我们 | 合作共赢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备案信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06 京ICP备1502531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03  友情链接:中国关工委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国火炬》杂志社 

返回顶部